通创知识库

三大举措推动电商金融跨界融合

2015-03-12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来源:浙江物流报

   近年来,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保持了快速、稳定的发展。而这一发展态势,不仅极大了地促进了全国消费需求不断上升,同时,也给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变革。这其中,金融产业受此影响最大,促使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应运而生??电商供应链金融。

    优势突出

    与传统模式相比,电商供应链金融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:

    降低供应链成本。运用电子商务的信息共享功能,企业或银行可以通过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金融系统,快速获得融资方的相关财务信息,从而可以降低授信过程的信息甄别成本。

    提高供应链效率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集成优势,可以简化审批流程、缩短贷款时间,以智能化操作手段来实现高效运作,从而大大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。

    减小供应链风险。引进电子商务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,可以实时监控授信企业的经营活动,缓解甚至完全消除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,最终达到降低坏账风险与供应链风险的目的。

    提高服务质量。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,不仅能够充分实现资源开放共享,还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,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交互服务和金融服务。

促进协同发展。通过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技术,可以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中的各环节、各部门之间高度融合,使“商流-资金流-物流-信息流”真正实现快速流通、紧密衔接,从而有助于提高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。

    强化融合

    实际上,电商供应链金融最早兴起于欧美,是近几年才在中国市场上得以快速发展的。目前,这项金融模式还处于发展初期,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,如技术方面的制约、软件设计的缺陷、人才匮乏与流失等等,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电商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力量。然而,对于业界而言,未来金融领域的电子数据交换量将会呈现出几何数级增长。所以,加快发展电商供应链金融势在必行。

    为了促进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务的密切融合,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:

    防范风险隐患,促进良性发展。在金融业务中,往往风险问题是最大的发展障碍。对此,企业应该严格控制电商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的风险隐患,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程序,同时,还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技术手段,时刻监控授信企业资金流向及其业务情况。只有建立一套不良资产处置程序与风险应对措施,从制度上防范金融风险,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商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性竞争。

    加强监控管理,营造和谐氛围。由于电商供应链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,自然就会吸引许多银行与企业介入,这就对金融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因此,国家应该明确相应企业、相应业务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标准,严格实施市场准入监管职权。只有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,并推动完善金融治理体制,才能为电商供应链金融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秩序。

    重视人才培养,提升服务能力。目前,我国金融领域的人才结构中主要以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人才为主,信息技术人才比重很小,国家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也不够。然而,对信息技术人才的不重视,不仅会导致银行无法把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,在开发金融产品时容易出现较多失误,同时,还会加大银行本身的技术与操作风险,不利于银行的风险控制。因此,建议银行设立一个专门的信息技术部门,提高信息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与创造能力,为电商供应链金融开发出更多的金融产品、发挥出更多的功能优势,从而可以更好地提升供应链金融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度,以提升金融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。(作者单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)